2024-06-06
邹平县魏桥镇的菅家村,坐落于魏桥镇西南方约二十华里处,位于风光秀美的小清河南岸,村南毗邻章丘地界。该村现有人口三百六十二口人,土地六百一十亩,是一个民风淳朴,和谐有致的小村落。菅家村虽然村子不大,但各种传说颇多。早先为汉代时期的菅县故城,西汉初置菅县,属济南郡;东汉建武十七年,济南郡改为济南国,菅县属之;晋朝初期,废菅县并入东朝阳县。明朝之前菅家归属章丘,明朝的弘治年间割入齐东县。因该村汉朝时因村东有一座占地多达五十余亩地的庙宇建筑群,那时人们便直呼该村名为菅家庙。该村明清以来称为菅家,后来村名一直沿用至今。据《中国姓氏词典》介绍说,春秋战国时期,宋国(今河南、山东、江苏交界的一个地方)与鲁国发生战争,鲁军侵入宋境,随后宋国被鲁国吞占。宋国的一个达官贵人遭到了鲁军的追杀,他们为了避免满门抄斩的厄运,举族北逃到现在的今魏桥镇菅家村一带,那时这里是一片退海之地,地域广阔,遍地菅草,无人居住。他......
菅氏是一个古老的汉民族姓氏。今菅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河南、山东、河北境内,其中河南省永城市龙岗镇分布大约有15000至20000人左右、为全国菅姓聚集最为多的地方、至今仍有族谱、辈分排资,主要聚集村庄有:龙岗村、大菅庄、小菅庄、菅菜园、菅沟、菅小庙等。另外河南许昌、商丘夏邑、永城市马桥镇、安阳市内黄县东庄镇、开封市杞县柏木乡。河北省主要分布在邢台市柏乡县、临城县、隆尧县牛庄乡、南宫市苏村镇,保定市清苑县北大冉庄、蠡县李岗东村、李岗西村、李岗南村,唐山市迁安市迁安镇,廊坊市固安县牛驼镇。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流坡坞镇、温店镇,滨州市邹平县魏桥镇、明集镇,宁津县大柳镇,临邑县临盘镇,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前菅村,济南市济阳县城关镇,济南市章丘县明水镇,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、石莱镇,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,潍坊市昌邑市围子镇、饮马镇。江苏主要分布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班庄镇,徐州市丰县城关镇。吉林省有吉林省榆树市红......
菅氏溯源,菅姓,中国的一个姓氏,读音jiān。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春秋时期,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(今山东单县金乡、成武两乡交接处),其后裔以邑名为氏。据文献《中国姓氏辞典》记载:春秋时期,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邑,菅邑后来为鲁国管辖,这位大夫后来便以这一食邑的名称为姓氏,称菅氏。...
菅氏起源(二):源于传说,源于传说,属于避难改姓为氏。传说,春秋时期,一个原为贵族达官的人得罪当朝,为避免满门遭诛的厄运,举族迁逃,当追兵临近时,全族人等皆藏身在菅草丛之中,方得以逃生。后族人皆改取“菅”为姓氏,称菅氏。...
...
时移世易,播迁九州大地的菅姓子孙,尤其不少年轻族人热诚探求自己的根祖之地。...
金秋气清爽,微风送清凉。8月21日至22日,正值夏末秋初、丰收在望之际,来自内蒙古、山西省的菅氏后裔260余人,齐聚北方菅姓的根祖地之一——山西省河曲县沙坪乡沙坪村,成功举行菅氏宗族首次祭祖大典。190余名来自内蒙古呼市、包头、巴彦淖尔市、鄂尔多斯市、锡林郭勒市等17个市、旗、县的菅氏宗亲族胞以及70余名来自山西省西北部、沙坪村在外工作回村菅氏乡亲共计260余人风尘仆仆,不远百里、千里,赶赴沙坪参加祭祖活动。抗美援朝飞行员、老师范生、离休老干部、来自呼市托克托县90岁的菅凯;来自达旗的80多岁的菅玉生、菅聚财、菅万宝;曾任计委主任、林业局长,来自达旗王爱召77岁的菅志祥;曾任中级法院院长,来自临河75岁的菅旺芝;来自土左旗74岁的个体客运专业户菅富万;来自包头70多岁的菅满田;还有来自各地的30多名60多岁的宗亲参加了祭祖全部活动。这些老族贤、老族胞不顾年大体弱,身体力行回乡祭祖。临河菅四......
菅氏家谱文献,山东临邑菅氏家谱,著者待考,清同治七年木刻活字印本,上记载着菅氏祖居镇定府柏乡县白草湾,明成化四年(公元1468年)奉旨迁到临邑。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菅秀勤家。菅氏家谱,著者待考,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...
郡望赵郡:汉高祖刘邦四年(公元前203年)将原秦朝邯郸郡改为赵国,治所在邯郸(今河北邯郸)。东汉建安年间(公元196~219年)改为赵郡,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市、赵县、邯郸市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移治到赵县(今河北赵县)。济阳郡: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,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,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。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。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,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。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、定陶两县一带地区,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。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,济阳郡被废黜。堂号赵郡堂:以望立堂,亦称邯郸堂。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...
...